By 珍岛-品牌客户部weijia
小米4的开卖,将小米又一次推上数码浪尖。也许我们一直羡慕并诟病着小米的“饥饿营销”,但要知道小米的成功并非营销这么简单。其核心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是值得我们研究并学习的。
一个真实的、非妖魔化的小米到底是什么样的?总结雷军近期的言论,不难看出小米成功的关键:倾听用户声音;用百分百诚意做产品;给用户一个好价格。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能做到屈指可数。
“倾听用户的声音”
说直白点就是跟用户打成一片,让用户有“爷”的感受。当你看到一个身家数亿的行业大佬,和你一起讨论这个产品哪里好哪里不好,你是不是油然间也有了身家过亿的感觉?这就是一部一千多块钱的产品所拉近的“身份”。但是如果你认为只要“礼贤下士”就能让产品供不应求就大错特错了,就像手机行业某位说相声的大佬说的一样,那叫“传销”——传颂级销售。这种表面上的东西只能忽悠一时,真正从内心的尊重才能得到用户一世的喜爱。
打个比方,任何手机在出厂时机身屏幕及背部包括摄像头都会有一层起工业防护作用的保护膜。但是有些小米用户就反应说,拍出来的照片是蓝色的,一检查发现是这层膜贴在摄像头上,当然就偏色了。于是小米手机将这层膜改成了条纹的,但是又有用户反映说拍出来的照片是一条条的,是不是手机有毛病?好吧,后小米手机把这层膜改成了不透明的,于是再小白的用户也清楚,摄像头被后面的膜挡住了。这就是真的在倾听用户的声音!
“用百分百诚意做产品”
在这一点上,除了小米,像OPPO
、酷派、vivo等都可以列入其中,这些都是目前做工好的品牌。虽然
珍岛分析师认为小米到了小米3才真正有了产品的影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的每一代产品都在进步,如果了解下小米代产品的外壳进化史,就能够看到小米做诚意产品的良苦用心。
在代小米发布会前,背壳材质和做工都在不断地进步,从初明显的咬合缝隙和粗糙的塑料感到后的成品,这里面的艰辛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应付,绝对不会有如此突飞猛进的改变。
但是,小米在这块做得还是不够,这跟它本身的历史沉淀有关,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公司能在三年内想在产品上有很深的造诣,有点难!仅有诚意还是不够的,只能让人对你们敬佩,所以想办法将产品做工和档次拉高,才能让更多的用户膜拜地掏腰包。
“给用户一个好价格”
后谈一下价格问题,那就不得不提“饥饿营销”,这个被苹果用烂掉的营销技巧,是“米黑”狂喷小米的大糙点,但雷军阐述小米经营模式的时候说:我们不是饥饿营销!
那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季度销售2000多万部的小米手机,得有多大的需求才能达到饥饿的程度?再退一万步讲,用户也不是傻子,难道大家疯狂购买小米真的是因为买不到吗?当然不是!小米手机的需求量这么大到底是为什么?性价比高是大内因!
由此就引出另一位问题,国产手机其它大佬的定位策略及企业战略,你们敢不敢也定这个价?如果小米手机把价格定到2999,会有这么多人去抢吗?
应该说,小米的营销策略是建立在产品和用户体验基础上展开的,虽然看上去天“雷”滚滚,但是雷军和他的小米是带着诚意和诚信来到我们面前的。因此,在考虑营销策略的时候,首先要着眼于产品本身,能够让产品锦上添花的营销,才能从心灵上俘虏用户,让他们成为忠实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