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珍岛-中小商务部Loby
随着社会化广告的发展,目前国内对于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但有两项误区,一直陪伴着我们:,把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直接定义为细分人群广告;二,把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直接定义为“营销”。
以上两种定义,不能说完全错误,他们只能表达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的某些特征,但这些特征均无法直接替代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的真正精髓在于“有影响的人群间主动推荐传播”。我们可以从“传统广告”到“关键词广告”这条精髓主线,来仔细定义好“有影响人群间的主动推荐传播”这句话。
所谓“传统广告”是一种push模式,面向不确定受众的“广播”模式,也因此,传统广告往往会选择受众关注的人或物(事)作为代言,他们的思路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从而让有影响力的人带动大众。传统广告的代表就是门户网站,比如新浪。
“关键词广告”是一种“半pull”的模式,虽然广告的投放也是页面广告,但由于受众先”主动”搜索了关键词,所以相当于受众有了“一半”“pull”的行为。我们不是说关键词广告模式一定会“取代”传统广告模式,但是关键词广告模式的思路是“影响有关联的人”,确实比传统广告模式更有效。正是如此,才支撑了关键词广告的庞大市值。本质上,搜索引擎其实是个广告公司。
而当下的社会化媒体广告(social
ads)则是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有影响人群间的主动推荐传播”。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广告和关键词广告,都有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无法直接左右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和购买决定,往往通过相关广告模式进入的消费者在进行实际消费时,与自己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好比,一个人逛街,本来想买手表的,后来买了一个手机。关键词广告相当于告诉我们去哪里买手表,而社会化媒体广告却有可能终影响我们买了手机。社会化媒体广告如何能“猜中”我们要的是什么呢?这个才是社会化媒体广告的精髓——影响有关系的人。社会化媒体广告知道我们都有朋友,正好有款新手机;然后社会化媒体广告载体躲在幕后,让我们的朋友在事实上影响我们。
当然,我们不认为,关键词广告已经要被淘汰,关键词广告仍然是社会化媒体广告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关键词广告能够迅速聚拢互联网散户消费者,终形成庞大消费人群和忠实消费群体。
我们一直说要做社会化媒体广告,但我们总是单一地将社会化媒体广告定义为关键词广告或者口碑,殊不知,社会化媒体广告是多种广告形式的综合载体,项目承载能力大大高于单一广告模式,对于用户推广效果的预计也更加科学,更具可行性。